艾克医院首页艾克医院简介肿瘤临床专家肿瘤特色疗法就诊指南肿瘤新闻报道肿瘤采访视频肿瘤学术交流肿瘤问答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动态 > 正文
本院动态

专访拱墅区运河好医生孙彩珍:精诚行医,真心待人,努力带给肿瘤患者更多希望和福音

来源:艾克医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1/9/22 9:34:22



上个月,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上,由拱墅区卫健局牵头举办的“拱墅区运河好医生”名单出炉,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孙彩珍榜上有名。



孙彩珍,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国医大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弟子、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主任。


记者之前与她见过几次,她看似柔弱,却已在中医领域深耕30年,主攻各种肿瘤、肝硬化等疑难病。每次说起钟爱的中医事业,孙彩珍总是侃侃而谈,眼神里流露出对中医药的坚定,还有那份对患者的用心。


作为获奖榜单上为数不多的民营医院的中医师,孙彩珍是如何摘得此殊荣的呢?上周四下午3点,记者来到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


此时,孙彩珍正忙碌在一线门诊。个把小时后,门诊患者渐渐离去。记者表明了来意,孙彩珍淡淡一笑,说出了“精诚行医”四个字。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除了具备精湛的医术,还要对患者走心。”孙彩珍说,“我们医生的一个动作、一句话,患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点真诚,他们是能深切体会到的,对接下来的治疗也大有帮助。”


     从小泡在中药堆里长大

为救肝癌父亲踏上“抗肿瘤”之路


中医药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瑰宝,但大多数人都不曾真正地认识它。对于孙彩珍来说,中医药是她自小的热爱和向往,是她捍卫父亲和病人健康的利器,也是她“种福得福,精诚行医”的关键。


孙彩珍出生在金华磐安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漫山遍野的中药材,素有“药材之乡”之称。她25岁那年,父亲得了肝癌,为了挽回病危的父亲,她走上了学医道路,后又通过函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并拜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级大师周超凡。


2003年,为了医治更多的人,孙彩珍来到杭州开办了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


2018年,寓意“种福得福,精诚仁医”的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在杭州石祥路242号破茧而出。孙彩珍希望通过这家医院,带给肿瘤病人更多希望和福音。


     临床总结30年经验

形成孙氏中医特色肿瘤疗法


从大山里走出来,孙彩珍对各种中药的药性烂熟于心,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她都有一套成型的章法。在临床30年的实践中,孙彩珍不断探究治病的方法、洞悉脏腑的奥秘、发现疾病的本质,逐渐踏出一条孙氏中医特色治疗肿瘤之路。


第一步,解郁。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中药里面,像海藻、昆布、香附、合欢皮、郁金等,都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孙氏中医疗法重用这些解郁药物来调理病人的气机。


第二步,活血通络。肿瘤实质上是人体的排毒系统不行了,毒气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所以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治疗上必须通过通经络、通肠道、通窍(包括开汗孔),遵循中医“以通为贵”之训,将体内之毒排出体外。但肿瘤总是一对矛盾交织在一起,很典型的一对矛盾是血不太畅行,又容易出血。孙氏中医历经大量实践,找到了既破瘀活血,又防止出血的办法。


第三步,软坚。治疗从始至终,软化的药贯穿其中。肿块坚硬如石,这么坚硬的肿块,用破瘀活血的药把它攻破了,怎么能攻的破呢?最厉害的破瘀药如三棱、梨头霜、水蛭也破散不了这么坚硬的肿块,这些药运用过早反倒容易出血。那怎么办?软化肿块,软化肿块是有可能的。


孙氏中医运用牡蛎、海蛤、昆布、海藻、鳖甲等软坚散结药物,而这些药(除鳖甲)还具有化痰祛痰的功效,有的患者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一些体表的肿块手摸上去会有明显的变软,这个肿块由原来石头这么硬变成馒头这么软了,这离治好的时间就不远了。在变软过程中,肿块可能稍微会大一点起来,孙彩珍认为是正常的,如果相反,这肿块没有什么大起来,反而越来越硬,就必须加重软坚药。


第四步,排毒。排毒就是将癌毒排出体外。汉代华佗认为:肿瘤的发生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更有五脏六腑蓄毒不流的原因。这一论断已准确阐明了肿瘤的病因病机,也就是说为什么局部的肿块切得干干净净了,有一部分患者在若干时间后又复发甚至在别的部位又长出来了呢?根本的一条,就是五脏六腑的毒没有排出体外。在排毒上,孙氏中医疗法重用白花蛇舌草、金丝吊葫芦等解毒药。


以独特的“解郁、通络、软坚、排毒”治法为基础,孙彩珍已经积累了肝肿瘤、肺肿瘤、胰腺肿瘤、肠肿瘤、乳腺肿瘤、脑肿瘤、白血病、肝硬化等各种疾病的经验处方。


孙彩珍开始着手把经验方提炼出来,做成方便服用的制剂,并借此申报科研项目,目的就是为了把通过实践传承下来的经验方,用科研的方式定性,让社会得到认可,让更多的患者也将得到方便和实惠。2018年,孙彩珍的《软肝消结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科研项目已入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技项目,目前已进入结题阶段。


多摸摸患者的病灶和心理

 帮助患者增强抗癌信心


孙彩珍来自民间,自己的父亲也曾经患癌,行医的这30年来,对于肿瘤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疾苦,她感同身受。


孙彩珍表示,肿瘤患者的心理往往很脆弱,医生多“摸一摸”他们,既可以了解病情,还可以疏导患者释放一些藏在心中的不安。


“病人来的时候,要摸一摸他们,这是摸病灶、摸心理;病人走的时候,也要摸一摸,这是一种关心的抚摸。”孙彩珍深有体会地说,“医生的一言一行对病人至关重要。”


    当病人走进诊室,治疗就开始了。孙彩珍始会仔细地询问,为什么会生这个病?有什么心理疙瘩?随后,她将给患者一个坚定的态度,一个坚定的语气。


“先给出态度,病人的心理上就不容易沉重。”孙彩珍说,“接下来再诊脉切脉,不过光摸脉象是不够的。比如,摸一摸额头是否发烧,摸一摸肚子辨别肿块和腹水情况,摸一摸颈部有没有淋巴转移,摸一摸身体肿不肿,叩一叩胸腔有没有积液,甚至还要肛检……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情,‘摸’的地方都不同。这样诊断下来,病人的病情我了然于心,对制订全方位的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肿瘤病人很敏感,看医生这么认真对待自己,把病因、病情都分析清楚了,他们心中是踏实的。说得玄一点医生的气场就如一个磁场,是满满的正能量输出。患者得到我们肯定的回答、亲切的问候,他就可能生发出坚强的抗癌信心,以及坚强的求生欲望。相反,如果医生态度冷冰冰,甚至看都不看病人一眼,也许病人就失去了治疗的信心。” 


几年前,有个东阳女病人因乳腺癌肝转移,在放化疗病情控制得不理想的情况下,一家人决定寻求中医帮助。刚进孙彩珍诊室的时候,女病人精神萎靡,走路也困难,是妈妈和姐姐扶着进来的。孙彩珍先摸脉,病人脉象虽弦滑,但胃气还在;又在她肚子和颈部认真摸了摸,确实在肝区摸到了肿块,不过肿块摸起来光滑,也没有硬邦邦,颈部淋巴也无异样。根据经验,孙彩珍认为病情远远没到女病人表现出来的“病入膏肓”。开完药,孙彩珍又轻松地和病人聊起天,告诉她“这个病不重,中药喝下去会慢慢好起来的”。说来也巧,跟了孙彩珍十多年的病人中,有个姓汪的女病人,也是乳腺癌肝转移,那天汪女士复诊正好碰到这位东阳女病人。汪女士说了自己与癌魔斗争19年的种种不易,但是自己坚强地活了下来。听到孙彩珍的话,听完汪女士的故事,东阳女病人眼中有了光。离开前,孙彩珍又拍了拍她的手,让她放宽心。出门时,这位女病人竟不需要搀扶,自己走出诊室。


“除了我们医生,‘康复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他会给原本想要放弃的患者带来希望。”孙彩珍说。


从2017年开始,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就成立了癌症康复俱乐部,经常组织康复病人去山清水秀的地方度假,交流抗癌经验;同时,抗癌明星们通过结对帮助新伙伴,用乐观的心态鼓励病友战胜癌魔。


        临床坐诊一天

就要对得起病人的信任一天


与记者交谈的一个多小时中,孙彩珍的电话响了3次,都是病人打给她的。其实不止电话,从早上起床的那刻,除了门诊时间,孙彩珍一有空就给病人回复微信或短信,这是她的日常。


在孙彩珍朋友圈的5320个人,有4000多人是她的病人,而这只是门诊病人中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个病人的微信名后面,孙彩珍都标注上了病种。


“每天门诊要看四五十个病人,有些病人提出加微信,我得把他们的情况都标注清楚,这样回复起来更高效。尤其是外省的,不方便经常来医院,我就线上答疑。有些病人半夜或凌晨会给我留言,我7点起床到9点门诊前这个时间段会集中回复一拨;上午和下午看诊结束回复一拨;晚上8、9点再回一次;临睡前再回复一次,尽量不漏下一个病人的微信!看到他们发来的身体好转反馈,真的替他们高兴!”孙彩珍笑着说,“那些康复5年以上、15年以上的‘抗癌明星’,更像是老朋友,时常和我保持着联系,就比如刚才说的乳腺癌转肝癌康复19年的汪女士,就常常到医院来,主动关心新病友。”


继而,孙彩珍坚定地说:“到我这里的,大多都是癌症中晚期病人,或许我是病人心里希望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病人信任我才会找我看病,给我发微信打电话,为了这份信任,我会一直坚持,坐诊一天就要对得起病人的信任一天,努力让这根‘稻草’成为牢靠的‘生命之绳’。”


事实上,也正是这些坚强的肿瘤患者,用生命的力量创造出医学奇迹,化作雨露灌溉着孙彩珍的信念,继续精诚行医。


都市快报记者 张静



每周二、四全天,孙彩珍在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坐诊。9月17日-30日,每周免费送出10个专家号。为保障就诊次序,有需要的朋友请提前电话预约:0571-88117707。